×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对万箭穿心的一点看法

看到大家讨论这么激烈,我也找来这部电影看了,也读了这里贴的影评,我也谈点我的看法。不作数别当真啊。
1,李宝俐是下岗混生活的女人,而且在汉正街混,连建建都给她面子,当目睹自己的男人外遇时,马上想出了治他的办法,他男人的死不会让他万箭穿心。
2,马学武的母亲从被动慢慢变为主动,是利用了李宝莉爱子心切。奶奶有些文化,当过老师,可以辅导儿子,母亲对未来有盼望,再苦也不怕,即使奶奶想夺房产,李宝莉也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生活的磨难没有让她万箭穿心。
3,建建是个黑道混混,一般来说这样的人身边是不缺美女的,他不会看得上人老珠黄的李宝莉,这个汉正街卖力不卖身的扁担。下岗、求生存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当李保莉无家可归时,这个被社会严打的对象收留了她。作者让观众有万箭穿心的感觉。
4,其实贯穿始终的是这个"儿子",社会的未来,他在奶奶的教导下,妈妈的付出成了理所当然,学校也把他培养成了高考状元,不日内可能还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当李宝莉听到从儿子的口中反复说出要她离开的时候,这个祖国的未来之星最后把她击倒了,真正让她感到万箭穿心。
"状元"是教育的精品,是大众讴歌的典范,面对这样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休闲娱乐 / <万箭穿心>所想到的一些评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论是原著还是因此改编的电影,这都是部令女观众痛而令男观众快的作品,尤其是吃过女人亏的男观众。原作者比较多的站在了男性立场上叙述事态发展的规律,虽然作者是女性。和许多女性作家不同,原作者方方在小说中,从未流露出任何道德评价的味道,没有引导读者得出类似"女人过不好,都是男人造成的"结论,很难得。

    小说可以有一个更为直白的标题,叫做一个泼妇的悲惨下场。我甚至可以猜到那些躲在黑暗中咬牙诅咒女人的小男人们快意的叫喊:"让你泼!让你狠!傻了吧,活该了吧,没咒念了吧!"平日臆想出的现世报应,终于活生生出现在眼前,虽然还是小说电影,而不是现实,已足已令人痛快上几分钟。

    小说刻意把男人马学武塑造成一个无能懦弱的窝囊废。在我看来,马学武一点不窝囊,因为他有勇气自杀,这就比众多只会恨女人,一任幽怨吞噬自己心灵的小男人们强太多。有句话常听到:死是最容易的,活下去才更需要勇气。我不以为然。不管哪种死法都痛苦无比。马学武死的坚决彻底,一点不脱泥带水,临走一个字都不稀罕留给老婆,令我排案喝彩。

    他的死是他这辈子做的唯一成功的事,不仅终结了他应该负的责任,还阴魂不散的遥控着马家老小,直接把肇事者也就是他老婆送入了地狱。

    马学武们永远都想不通,为什么你越温柔忍让,你的女人越轻贱你。电影中加了个原著没有的台词,由第三者口中概括出:马主任是个好人,就是不懂女人。马学武们从小没琢磨过女人,马学武们从小只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了年龄随着感官刺激找个漂亮的媳妇,从此自己就会永远幸福下去。

    马学武用轻贱自己的方式获得美色,也就注定了他以后要被踩在脚底下的命。原著从老婆宝莉口中得知,他马学武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宝莉嫁给他的,电影改编成马学武跪在地上对即将去世的岳母发誓对老婆好,同样是宝莉描述的。这样的改编冲淡了些意味,令马学武稍微拥有了点自尊。整部电影有许多小细节的变动,使得悲剧色彩不那么触目惊心,大概编剧在读原著时掉了不少泪,所以不想女观众太过伤心以至于影响票房。

    马学武娶了一个不打任何折扣的泼妇。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马学武要为他感官得到满足来埋单。现实中,马学武的遭遇充斥着街头巷尾乃至大小"幸福家庭"的BBS。每当马学武们哭诉自己如何的受气受累受轻贱时,我都本能的想问:"您不知道有性格缺陷的人是不能碰的么?您当初如了意的时候,想过一辈子很长这件事么?"

    这部作品一定会在肉联内卖坐。因为太熟悉太接地气了。把情节稍微改动一下,就是广大肉联观众最激动昂扬热血沸腾的911事件。每当这几个数字出现在肉联,不管哪个坛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李宝莉是我们上一代人中普遍的妇女同志的剪影。根据性格分析学,母亲对女儿的性格塑造具有惊人的影响力,那么我们这一代也就不可避免的带上李宝莉的影子,除非经常自省。不用不服气,只消肉联里走一遭,看看有多少只图嘴皮子痛快的女人就知道了。某个类似这样的帖:"老公出轨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回帖定是少不了暴力的影子,割了他跺了他结果了他。越狠越解气,阴森的语言中释放出一口憋了很久的怨气,然后接着茬积攒着下一口。

    简单粗暴的李宝莉,从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精神交流这回事。不论对孩子还是对老公。贪图她美色的温柔眼镜男只有被她压在脚下喘气的份。比如一代宗师胡适,也和马学武一样,常常脸上带着抓伤痕迹去给学生上课,一辈子也没翻出悍妇的手掌心。悍妇们是天然的心理学家,虽然她们大字不识几个,她们精确的抓住了这类知识份子极要面子的软肋,如拉线木偶般操纵者他们的男人,并由此生出巨大的成就感。女人们在为她们叫好的同时,会不会想到如果有一天,你耗尽心力培养出的儿子脸上挂花愁眉苦脸出现在你面前,你能不能再叫声:"好媳妇,有本事!长我们女人的志气!"

    李宝莉叫警察抓他男人,瞬间出了口恶气。然而就象40年前的红卫兵,把阶级敌人批倒批臭再踏上一脚后,惊然发现自己成了炮灰,被发配到千里以外别想在回来,而且这个炮竟然是她自己点的。这颇令头脑是条直线的女人们气愤:我是受害者!我应该受到保护才对!为什么我也要吃挂落!就象在这里,你叫了警察抓走男人,可你又不想和他离婚,你就要不得不面临那些繁琐头痛的后续,和大笔金钱的损失。这真是世上一等一的难题,不找人制他吧,出不了恶气;找人吧,后续让自己吃的亏似乎更大。

    作者方方让他们的儿子成了复仇之箭,在马家老小喝干李宝莉的血后,眼都不眨的把她赶出门去,渣都不给她留,令多少心存怨恨的男人大呼过瘾。可惜,小说就是小说,现实中,这类家庭的真实儿子们大概正相反,被李宝莉这样的母亲垄断着,成为下一个马学武,这恐怕还算好的。我见过不少被一个血亲逼着表态和另个血亲断绝关系的,"谁对你妈不好,谁就是你的敌人!"还能是谁?多半是那个奶奶。电影在这里又一次改动了原著,儿子把母亲扫地出门的情节安排在他18岁而不是原来的25岁。那样更不给观众留一点念想。高中刚毕业的男孩子,大概还算是不懂事的年纪吧。原作中宝莉最悲惨的一段也给删了。

    女主角的表演让我很失望。我看了一些影评,众口赞扬她的表演。但我只在最后母子对绝的时候,感觉到演员在努力塑造一个中老年妇女,其他场景,尤其是年轻时,我总觉得这是位脾气不好的知识女性,和原著的市井粗俗女一点不沾边。李宝莉的市侩,算计和恶毒,演员几乎没出来,这让我觉得马学武提离婚有些莫名。捉奸报警那段,原作描述宝莉的情绪中有很明显的狠意,演员没有,只有痛苦和悲伤。这显然不是宝莉首先考虑的。被你轻视的人背叛,宝莉这类人首先感受到的是丢面子,进而生成愤怒。哀伤只属于张爱玲那类情调的女人。

    原著也有我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宝莉前后变化太大,不象一个人。作者只安排了一个桥段来解释,就是宝莉的母亲送她一个字,忍。这就能让宝莉突然成为神圣的救赎者了?是的她本性善良,但是喜欢出口伤人的人不是一个忍字就能改变的。电影由于没演出她恶毒的一面,反到前后一致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没那么复杂吧。我觉得其实就是男人在床上不行,那么在家里基本上就是被骂的角色。强奸犯能神气,就是因为在性上让这个女人满足。对于这个女人性的满足感要大于其他的需求。
      • 应该不是这样的。马学武不是床上不行,而是对老婆一点兴趣都没有了。而他老婆竟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说明这个女人是何等的粗糙。
      • 刚看了电影,马能在外边和小3搞的火热,看来不是这回事。
    • 本想推荐给儿子看, 想想算了, 反正他也看不懂, 以后还是推荐给LP看吧 :) ...
      前晚看到早上2点, 第二天还要上班呢 ... 俺容易吗? :)
    • 赶巧刚看过这部电影不久,看了导读,好奇点了进来,写的不错,尤其能结合原著讨论,比较深刻,赞!
      我感觉故事没有典型意义,但人物的性格有典型意义,有那个时代的特色,这是给现在的中年人看的作品。
      也看了另一个帖子及回复,真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都有一点道理,但如果单独提出强调某一点,肯定是片面的,甚至是可笑的。
      生活是复杂的,我想作者很明白这一点,她知道,如果她描写的故事,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阅历与学识,有一定的理解与共鸣,那她就成功了。
    • 刚看完这部电影, 没拜读过作者的原著, 但单从观看这部电影的本身来说, 感觉演的还是不错的. 对宝莉这个角色反而更多的是同情. 那个马学武既然连死的勇气都有, 那为什么没有坚持离婚的勇气, 反而搞什么婚外恋?! 搞婚外恋的人, 如果能全身而退, 那就是"福气",
      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例子不都是伤痕累累的? 即使宝莉不报警, 只要她去厂里闹闹, 马学武的人生也是一样的结局.
      不知怎的, 怎么总感觉宝莉的儿子"小宝"在知道他爸爸死的时候对他妈妈的那种怨恨和他奶奶的存在有不少关系呢.
      宝莉如果年轻时和"建建"这样的人结婚, 说不定也能成个"大姐大"呢.
      • 马学武当时受到多重打击: 主任头衔没了, 又被下岗,想和情人结婚却被拒绝, 并被告知告密的是自己的妻子, 万箭穿心了。
        • wsn的集中表象
          • +10000
        • 记得很早以前父亲单位有个同事, 他老婆知道他和另一同事关系暧昧,就写匿名信和直接去单位闹,结果呢, 那个同事终日在单位抬不起头,也被早退了. 家庭状况一度拮据. 子女都大些了, 50多岁的人最终以离婚收场, 听说之后男的重新回到老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 人生有很大一部分的事情,都是旁观者清,真的是凡事要多请教,
    • 刚看完,不同意你的评论,剧中女人的悲剧最重要是没有为自己活着,自己没有尊严,最低贱的工作 ,辛苦付出一生,老人主家,悲剧元素太多了,结尾还不错,也是对人生的警醒。
      • 你正好看反了!
    • 巧了,早些时候也看了一篇影评,挺有意思,转来你看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管万箭穿心还是光芒万丈,总有个建建,愿意为你摇下车窗 (ZT)

      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李宝莉,不是因为她遥远到不可捉摸,而是因为她太真实了,真实到仿佛是隔壁三大妈或者对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过,大大咧咧灰头土脸,带着一张贱嘴和一颗不屈的心。

        

      马学武和李宝莉的结合真是一段奇葩的故事,一个是有文化却懦弱小家子气的乡下男人,一个没文化可有着漂亮脸蛋儿和“作死”的性格的贫民女人,不知道他们当初结婚的时候彼此是不是就是这个“死样子”。


      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一种情景吧,一个是温柔有才的穷小子,娶了一个活泼热情的同样贫穷的小美女,结果落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温柔变成了懦弱,有才变成了和别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活泼变成了大大咧咧没有形象的蛮横,热情变成了口不择言的市侩。

      其实李宝莉一直都搞错了一件事情,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看不上他,那么今后的日子里,你只能越来越看不上他,因为生活总是把一个人光鲜亮丽的那一面一层一层的剥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与丑恶。对于马学武也是一样,小宝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那人的照片放在书里……这是对李宝莉的无视,甚至是侮辱。书本象征着马学武的事业,情妇的照片象征着他的爱情,这两件事,都和李宝莉无关,甚至还都是因为李宝莉的存在而变得遥不可及。

        

      接二连三的打击,失去了像样的工作和温柔的情妇,马学武选择了用死来表达自己的抗议,用这个可能是有骨气也可能是没勇气的方式来向世人昭告自己最后的尊严,而且用最残忍的方式惩罚了李宝莉,那就是视而不见。不打你不骂你不和你对峙不再提出离婚,可是就是不理你。哪怕到了写遗书的份儿上,都不愿意多写一行字,哪怕心里恨李宝莉千百遍,恨不得把李宝莉碎尸万段,都能淡定的摆着那张“我当你是空气”的脸,完全忽视你的存在。

        

      不知道马学武跳江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奶奶和小宝今后的生活?奶奶一把年纪,小宝还不满十岁,这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可是他仿佛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足够了解李宝莉知道她拼命也会撑着这个家吗?还是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把一切俗事的烦扰都丢给李宝莉,你不是市侩精明卖袜子一卖一个准儿吗?你不是精打细算死抠着过日子吗?你不是大嗓门吼了一个又一个吗?你不是强势到连你男人都不放在眼里吗?好吧,你去吧,你去养活这个家,这些我该负的责任你都去负吧。

        

      谁的心不曾柔软过,谁他妈没被生活欺负过。

      那些原来你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以后才会发现,这件事太大不了了,哪怕自始至终,这件事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然而马学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哪怕都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依旧通过儿子,阴魂不散的打击着李宝莉的生活。小宝说正式因为你和爸爸最近,才最有可能伤害他。那么小宝之于妈妈,不是这样的吗?李宝莉没有文化,根本搞不清楚功课,唯一问得出口的问题也只是你作业做完了没有?不然呢?问什么?问圆锥曲线还是洛伦兹力?


      李宝莉爱儿子的方式就是你负责写完作业,我负责挣钱给你买作业本。

        

      当小宝对着情妇问出“你爱没爱过我爸爸”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在这个孩子眼里,马学武背着老婆和有夫之妇偷情就是爱情,可是李宝莉和建建这俩单身的温存就成了“恶心”“不要脸”。

        

      建建和宝莉是一类人,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嘴巴贱,心肠热,拉的了脸,吃的了苦,一个失去丈夫孤苦伶仃,靠着挑扁担这样的方式也能把儿子养大,一个进了监狱丢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出来了照样重整旗鼓,拾掇着破败的生活。自作孽不可活也好,性格决定命运也罢,不支撑着凑合着活下去,难道去跳江吗?

        

      生活,就是生下来,然后活下去。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有勇气,死去只是受那么一时的苦,疼过了就没有知觉了。可是活下去,根本不晓得前面还有什么等着自己,远的不说,近的,甚至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人跟自己抢扁担的生意,不知道下次奢侈的吃一回花饭是什么时候。李宝莉没计划过自己的生活,没想过趁着年轻说不定还能嫁个更好的,只是直来直去的挑起扁担,以自己能想到的能接受的最快方式挣钱养家,努力不让这个家散掉,努力造就更好的物质生活,她没有文化,除了出力气,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她没想过,我也没想过。


      当儿子高考完毕,宝莉以为可以弱弱的松口气,可是更大的灾难突然来了,这个生活中的全部指望,突然翻脸不认人,要和自己断绝关系。宝莉愤怒了,对着小景哭诉,可是还是不接受小景的“万箭穿心”的说法,那个硬撑着要让自己光芒万丈的女人,佝偻着脊背,一颤一颤的走在丈夫离世的桥上,被一群中学生喊“婆婆”……漫天绽放的礼花,映出了她奔涌而来的泪水,这样苦难的生活,到底是因为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宝莉孤独的在江边坐了一夜,第二天突然想通了,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觉得是自己给了小宝一个不完整的生活,让他没有爸爸,让他一直都很沉重很压抑,让他没有同龄人的放肆和快乐。而自己呢?她没有想过自己如今的境地,该要怎么偿还。


      挑着扁担,走出这个万箭穿心的地方,建建又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嬉皮笑脸的说自己就是嘴贱,可是言语间分明已经流露除了对宝莉的不舍和怜惜。宝莉沮丧的把行李放在地上,抬头看了看,决定离开。建建拿起宝莉放下的扁担,也拿起了宝莉以后的生活。

      建建进监狱的时候,李宝莉还是那个伶俐的少妇,有着与年龄相称的风情。等建建出狱时,李宝莉已经是个有着白发、穿着邋遢的扁担,相遇之时没有客套,寥寥几句话,朴实真挚,俩人都是简单的人,没有那些花花肠子,不打虚的招呼,不嘲笑对方的生活方式。

        

      每当建建神出鬼没的出现在宝莉的身边,摇下车窗探出头喊着宝莉宝莉!我就觉得特别的温暖,那是一种普通平凡的感动,混了半辈子,哪个也没比哪个强多少,凑合着过吧。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韧劲儿,没什么天塌地陷的事儿,有一顿咱就过一顿的日子,怕什么,这顿先吃饱了再说。


      第一次发生关系以后,李宝莉有点躲着建建,建建跟在后面说莫不是这世界已经开放到了完事以后就跟啥都没发生过似的?也许建建在决定和宝莉发生关系之前,就想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其实已经做好了为宝莉负责的准备,可是宝莉有点躲躲闪闪,而自己因为嘴贱,还伤了宝莉的心。


      但是有什么呢?谁也不嫌弃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这样的人应该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一起,吃着便宜的盒饭,住着简陋的出租房,开着婊子养的车,幸福到神仙都嫉妒。

        

      其实个人认为一部电影算不算成功的评价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能不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而这电影明显做到了,导演的视角很平静,仿佛就是一个静静注视着世界的路人,只是记录下看到的东西,不做评价,不贴标签,至于观众怎么想,那是观众的事情。

        

      颜丙燕奉献了神级的表演,她真真是一个超级实力派,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活脱脱的就是李宝莉,不不,这不是李宝莉,分明就是刚刚从我身边走过的那个卖茶叶蛋的妇女,这分明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有些可怜的,却其实很可爱的人们。陈刚也演得很好,第一次知道他是《九九归一》那部电视剧,恍惚间十几年了……


      不管万箭穿心,还是光芒万丈,好好活着就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久不见!一切都好吧。你转的这个评论和我所见略同呀。哈哈。
        • 都写得不错。看了电影才记得多年前看过原著,是某期小说期刊的第一篇,看过的小说太多了,独那篇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心里五味杂陈。这个演员的气质确实不符合原著,但是演技还是很棒的,猫虽不是虎,也八九分象了。电影里的宝莉似乎是一个不小心落入市井的知识份子,
          原著中的宝莉更加原生态。
      • 有的电影拍的真是-----,人们看了第一眼,就产生一种由不得己的愿望,想继续?还是想逃离?最可悲是没选择,这世道,哀----,你的zt写地充实,很值得一读,谢啦
      • 剧透啊,不过读过之后更想看电影了 ^ ^
      • 老公死了之后,宝莉不改嫁也不卖淫,她抛弃父系社会女性的传统谋生方式,用自己的肩膀扛着扁担挑出了一个女性独立自主,乐观豁达的新时代。
    • 对于:“他马学武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宝莉嫁给他的”不认同,男人求婚的时候很多都是手拿玫瑰单骑跪着向女人求婚的。女人按心情的好坏有两种说法:1。他好浪漫 2。“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嫁给他的”。这能除了说明女人的心理的错乱还能说明啥呢?
      • 男人是有尊严的恳求还是象狗一样趴地上苦苦哀求,女人心里是有数的。你若为女人放弃自尊,有一种女人会放弃你,另一种女人会因此把你自尊踩脚下,后一种的苦是男人自找的。
        • 这个太精辟了。
        • 男人心里也有数。。。
          对于电影中男人, 更多的是惋惜。。,

          向一个尊重自己的丈夫如此“勇敢”的打911,而害死丈夫。
          但对一个强奸自己的劳改犯非但不打911,还主动把自己送上门去被奸。被儿子(看到光屁股)骂不要脸。。
          这的确不是一般的不要脸,是下流。。 。。
    • 先看的原著,然后看到女主演的剧照,立刻想看看这演员怎么展现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泼妇。看完就觉得实在不象泼妇。不过建建的戏还是电影更真实,原著太琼瑶了。宝莉爸妈应该有戏份,可惜电影太短。
    • 强烈推荐没读过原著的读一下。这个电影看完觉得跟看"色戒"时的感觉正好相反。做为小说无法做到的但是电影能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冲击此电影没作到,小说里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性格也没作到,觉得电影只表现了小说的十分之一。当初看"色戒"时也是先看了原著,
      感觉原著很一般。因为电影是在多伦多上演,觉得应该去电影院看,本来没想会多好看,看完才发现演出来好多小说里没看出来的东西。感觉电影的效果是小说的十倍。现在想想,还是导演够不够厉害。也许女主演是和梁朝伟一样棒的演员,导演水平实在不在一个水平。
    • 方方还有一部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埋伏>也很不错的。冯巩好象还因此片得了一个影帝。
      • 对万箭穿心的一点看法
        看到大家讨论这么激烈,我也找来这部电影看了,也读了这里贴的影评,我也谈点我的看法。不作数别当真啊。
        1,李宝俐是下岗混生活的女人,而且在汉正街混,连建建都给她面子,当目睹自己的男人外遇时,马上想出了治他的办法,他男人的死不会让他万箭穿心。
        2,马学武的母亲从被动慢慢变为主动,是利用了李宝莉爱子心切。奶奶有些文化,当过老师,可以辅导儿子,母亲对未来有盼望,再苦也不怕,即使奶奶想夺房产,李宝莉也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生活的磨难没有让她万箭穿心。
        3,建建是个黑道混混,一般来说这样的人身边是不缺美女的,他不会看得上人老珠黄的李宝莉,这个汉正街卖力不卖身的扁担。下岗、求生存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当李保莉无家可归时,这个被社会严打的对象收留了她。作者让观众有万箭穿心的感觉。
        4,其实贯穿始终的是这个"儿子",社会的未来,他在奶奶的教导下,妈妈的付出成了理所当然,学校也把他培养成了高考状元,不日内可能还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当李宝莉听到从儿子的口中反复说出要她离开的时候,这个祖国的未来之星最后把她击倒了,真正让她感到万箭穿心。
        "状元"是教育的精品,是大众讴歌的典范,面对这样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 小宝是混蛋,奶奶恐怕脱不了干系。
          妈妈忙着挣生活顾不上,奶奶并没有把小宝教育的懂得感恩,反倒是心理被种下仇恨的种子再灌溉成长。
          李学武娶宝丽,只看外表不看性格,承担的是自己选择的后果。他又何尝不是心怀恨意地要毁掉宝丽。
          宝丽,配健健到合适。
          片中结尾部分宝丽想开了,其实这个时候,她才开始为自己而活。小宝那样的儿子,成年了,如果还是这态度,不要也罢。
        • 人类本以为自己的下一代一定最完美!虽然自己不可能完美!
      • 错不在奶奶,在遗传!可怕的性格遗传!没有完美的人,总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