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今晚夜,不谢的歌-送别罗文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窗外是淅沥的雨。

  这个傍晚有些阴冷,已是深黄的树叶,被雨水漫无目的地洗涮着,一遍,再一遍,直到殷红,如血。

  天基本黑了,加拿大AM1430中文电台节目中一位女孩子呜咽地唱着罗文那首《小李飞刀》,从“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开始,到“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时已泣不成声,那刻,泪水也从我的眼眶涌出,多少天来的担忧,终在这个傍晚来临,罗文走了。

  第一次听罗文的歌是在农村分校,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和同学H躲在学校气象站的小房子里收听“敌台”,罗文的《小李飞刀》就这样闯进我们的内心:“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

  或许那时不关情,但少年人总是要经历一季纯然的青春萌动期才能成熟。那些又惊喜又担忧的日子,迷茫中内心总因着罗文的这几句歌词而安然度过。

  如今想来,罗文曾是我,不,是我们少年时的青春偶像。

  得到罗文第一合录音带是准备参加高考的日子,如今我还记得那带子的名字叫《家变》,喜欢这合带子,不是歌,是封面那帧相片,罗文伏在桌边一副70年代香港青年的打扮,最让我震撼的,大概是他那双深邃发黑的眸子,炯炯有神,不屈不挠。

  当我在《家变》里听到诸如《故乡》、《明日天涯》和《醉眼看世界》时,人生的很多哲理,开始在我青春的血管里发酵。 之后的《红棉》和《满江红》,还有那首让人眼热的《红尘无泪》,让我在历史与现实中感受人生意义的凝重。

  也许,许多国人对罗文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尽管今天他拥有香港“音乐教父”这样一个令他感受光荣的称号,还有就是他培养了如郑伊健、王杰、容祖儿、何嘉丽、叶佩雯、Twins等等香港知名歌手。不过,对于许许多多的粤港人来说,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听着罗文的歌,走向青春,走向成长的。

  数月前,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粱锦松在立法会上以罗文的《狮子山下》来勉励香港市民要在逆境中奋发自强,可见罗文的歌是多么的深入民心。

  有一段故事,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

  80年代中期,罗文的演艺事业跌入低谷,在沉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一位女孩子为他写了首歌,并亲自将歌送交到罗文的手上,这是1986年,罗文凭着这首歌再度闯入乐坛,并一举入选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这十多年来,每当我看到罗文在舞台上活跃时,自然就会想起当年的“十大歌曲”颁奖典礼,那天罗文在星光中再度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他是这样自信,也是这样的令人感动:

            无言轻倚窗边凝望雨势急也乱
            似个疯汉满肚郁结怒骂着厌倦
            徐徐呼出烟圈回望以往的片段
            几许风雨我也经过屹立到目前

            一生之中谁没痛苦得失少不免
            看透世态每种风雨披身打我面
            身处高峰尝尽雨丝轻风的加勉
            偶尔碰上了急风步伐未凌乱
            心底之中知分寸 得失差一线
            披荆斩棘的挑战 光辉不眷恋

            悠然想起当天无尽冷眼加嘴脸
            正似风雨每每改变现实尽体验
            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
            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

            悠然推窗观天云渐散去星再现
            雨线飘断似我的脸热泪聚满面
            然而不死春天全赖暖意不间断
            似你的脸叫我温暖伴着我步前

            ……

  是的,这首歌就是《几许风雨》。

  那位作词的女孩子,是郭富城现在的经理人小美。

  相信每一个听过《几许风雨》的朋友,都不会忘却这首激越人心的歌。

  《几许风雨》所致力表达的既要不屈进取,又要磊落豁达的人生理念,因罗文的重新站立益发变得更具号召力。就算在2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听到“一生之中谁没痛苦得失少不免,看透世态每种风雨披身打我面……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见惯风雨见惯改变尽视作自然……”时,内心仍会是这样的坦然安定。

  窗外是漫天的雨。

  那一条一条大大小小的马路是如此多情温润。

  而,罗文走了。

  “新时代”中文电视台此刻正放着他与“俄罗斯百人交响乐队”合作的音乐专辑以示哀悼。

  一首首熟悉的歌就这样于这个夜晚向我们走来:《奋斗》、《明星》、《心债》、《当年情》、《八月桂花香》、《摘星》……直到《今晚夜》。

  噢,《今晚夜》,今晚夜!

  今晚罗文不再,今晚罗文将去,远远的去。

  漆黑的夜里,那是他深情的歌唱:

            同聚畅饮今晚夜
            莫理今宵星稀月也斜
            寻乐趁万花娇俏
            知否明天一过花就会谢

            同乐碰杯今晚夜
            就趁美酒芬芳香四射
            能尽兴就开心笑
            知否明天一到花亦会谢

            缘份到展开欢颜
            省得过后怨嗟
            谋共醉抛开心事
            快乐能借得且去赊

            同渡这一晚夜
            愿你此刻珍惜今晚夜
            陪伴你让心花放
            知否明天一到花亦会谢

            ……

  是啊,明天一到,花亦会谢。

  罗文去了,花谢了,幕终于落下。

  不谢的,是歌,永远的歌,共同的歌。



                     写于2002年10月18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今晚夜,不谢的歌-送别罗文
    • 显然你对GG的感情比较深。恕我直言,这篇不如那篇。8过老实说,我个人对罗文没特别感觉。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只是个歌者。而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是同样贪图感官之乐的哈。
      • 罗文生前不觉得他怎么样,但当他走了之后才发现,他与香港歌坛的兴衰紧密联系,而且还激励着一代人自强不息。
        与他具同样功绩的还有许冠杰,他们所表达的是草根心声。
      • 觉得更多是因为时间上的差距。罗文影响力最大的时候香港流行歌曲还没有在广东以外的大陆大行其道。
        • 嗯。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无法喜欢他的声音,虽然“多恬静,星光满天”是他唱的:(
          我又庸俗检讨了一下自己,难道是因为他长的不够pp?
          • 代沟啦 :-) 只有那些陪你一起长大的歌手, 才会对他们特别有感情.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罗文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
            • 猫同学,好的音乐是没有代沟的,例子就不举了。
              • 流行歌曲是有时代性的,我的理解是心理学上说的熟悉导致好感。当然也会有例外,越听越讨厌的歌,不过是少数。
                • 越听越难听,比如心太软。我到后来烦死它了,可是前几天听到,似乎又觉得没有记忆中那么难听了:)
                  • 我曾经极度恶心的是《把根留住》——有一阵子,但凡是男性(从18-80),只要进了卡拉OK,就唱这个猪头歌。简直成了第三性征了。
                    • 耶里亚让我至今对童安格的恐惧还没完全缓过劲来:S
                  • 心太软是街头放烂的,有一年从广州到了武汉,从武汉到的南京,从南京到扬州满街都是唱这歌,从扬州转去香港,以为可以松口气,结果还是听到电台在放。
                    还有一首是小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听到烦。
                    • 同样是他的歌,我觉得小雪就很不错。
                      • ME2。最近一直在反复听这首歌。很感动。但是也不知道为啥 :-|
                        • 我多次评价过,好听,歌词很好,虽然高音处有点走调,不过反而衬托地很感人。
                          • 我是很喜欢小齐的。从他刚出道的时候就支持他。记得那时候很多人说他不帅。我说男人要象绣花枕头做什么呢?好男人没一个是所谓的帅哥。所谓帅哥没一个是好男人。:-P
                            • 我首选的top 10
                              齐秦的所有
                              罗大佑的所有
                              李宗盛的所有
                              陶喆的所有
                              周杰伦的大部分
                              齐豫的所有
                              林忆莲的所有
                              一辈子失去了你 张国荣
                              新不了情 万芳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黄品源

                              ft,突然发现基本都是男同学的哈。
                              • 可以理解你的选择。:-))))
                              • 唉……
                                除了周杰伦的其他都是我的所有。

                                本来该有代沟才对。原来准备写个罗大佑评论的,可惜没有时间完成,只写了第一部分,我贴上去好了。
                              • 我和你显然有代沟:)
                                • 我只是比较容易喜新厌旧:P 另外我对粤语迟钝,所以选的基本都是国语歌手。所以你听“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时候我估计在听“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西”:P
                                  • 你知道
                                    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西有粤语的,相逢何必曾相识有国语的。。。怪不得说音乐是没地域的:D
                                    • 嗯。不过我一直没能爱上它的粤语版:( 我到现在还搞清楚一生何求的歌词:S 虽然陈百强也是我很喜欢的... 我带了很多盗版粤语cd来,每首都熟悉,每首我都搞不清楚名字和歌词:( 不过我还记得周启生几首著名的:P
                                      • 以前觉得粤语唱歌好听,也许是我的偏见。记得大学里有个广东的同学用粤语背诵陋室铭,那个琅琅啊,可能是因为粤语里保留了不少古音的缘故
                                        • 弄半天你不是广东的:〕
                                          • 你是吗?“今夜晚”,很广东的说法呢:)
                                            • 今晚夜,不是今夜晚
                                              我是广州的啊。
                                              • 本来是想说今晚夜的,是我打错了:P
                                                • 罐罐,我们开始怀旧了~~~ ^_^
                                                  • 怀旧是我们这代人的喜好,就没见六十年代人五十年代人铺天盖地的写小时后如何如何的,尽管他们有更多的旧可以怀。
                                                    • 这个结论有些武断。
                                                      • 也许有点:P。也许他们怀的旧写成了书,不象七十年代人的,在网上到处传,满眼都是。
                                                        • 也许归功于70年代的人大概是上网最早成较大规模的一类.
                                                        • 4d。毕竟能写书的人少,能上网的人多呀~~~ 70年代的人是最初能上网的人群中的中坚力量:P 不过当初听说张朝阳等专程去听罗大佑的演唱会,那时候我已经听罗大佑听腻了,当然现在再听还是好听。
                                        • 没错. 许多歌曲的确是粤语比国语好听太多. 比如“相逢何必曾相识”和“皇后大道东”.
                                          • 前者yes,后者no。实在没法忘记我们宿舍的mm穿着她大一号的新nike鞋带着几个同学横行在走廊里,跺着脚咚咚咚地唱皇后大道东的情形~~~
                                        • 嗯。那时候全国人民都在学粤语。广东来的同学带着富有地区人民的优越感让我们高山仰止~~~ 那时候,满世界都是beyond“大地",我连这个都是听的国语版,虽然我也认为粤语版更好听:S
                              • 理解, 我喜欢的歌手90%是男生
                                • 啊?猫同学不是男的?天,我怎么老弄错?
                                  • 哈哈, 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感觉非常有趣.
                                    • @^@
                            • 话虽如此,可他小人家难看不打紧,实在太不应该扮演杨过了。
                      • 嗯,小雪的显得有些俏皮和得意,蛮不错,不过,如果大街小巷用劣质的收音机放,你听多了也会烦。楼上说那几首确是很讨厌,特别是把根留住。
                        • 不是小雪的歌,是小齐唱的《小雪》,是很悲情的说。男人在与恋人分离时的痛苦和无奈。具体请参见此贴。:-P
                          • 和和,我提过它多次
                          • 王力宏有人特别喜欢吗?我怎么很不喜欢。郑智化的《你的生日》听一次愣一次……
                            •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不是sg就喜欢就是自从发现有王力宏这么一位同学~~~
                        • 哦,我以为你说的是女声版的《对面女孩看过来》。小齐的《小雪》我听过,但没很深印象,如果没有记错,觉得MTV画面很好。
                      • 这首还不错,不过他的大多数歌我都喜欢不起来
                        • 我听了小雪以后试图让自己接受他。所以我down了他很多歌,听了几首以后就放弃了...
                • 基本可以这么说,不过,有些流行歌曲,是代代流行,当然,音乐普及不好,那是另外回事,像我的祖国,三套车,这些都是流行歌曲,代代人都喜欢,对不对?
                  • 代代人都喜欢,除了音乐好,也有当作主旋律代代都在唱的功劳。商业性质的流行歌曲,除了少数的经典,很少可以做到这点,所以导致必然的代沟。
              • 木同学
                不否认有些经典好歌是老少皆宜. 但代沟还是有的, 不信可以做个调查, 大家心里最喜欢的绝大多数还是自己在十几岁,二十来岁时最喜欢的那些 :-)
                • 4d, 父母一辈喜欢红梅颂是我们没法理解的,虽然我后来发现歌词写的不错。8过罗文和我们的代沟没那么大,估计也就是如今谭咏麟在我小表弟心中的地位。
                • 介个我同意,8过……
                  很多歌是跨几代的,当然,我觉得要看音乐普及程度。

                  以国内目前的音乐普及看,很多学校音乐课不被重视,很多学生音乐培训不够,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多来自卡拉OK,那歌曲的“代”就很明显,假若音乐教育好,学生接触的歌的面和深度都很完备,那么,他喜欢的歌会多很多。
                  • 所以牡丹亭还在上演...
                  • 木同学比较理想主义, 再普及也不如电台电视各种媒体上流行音乐的连翻轰炸 :-)
          • 你说的是对的
            他的声音是有些那个,不过,早期的罗文,小李飞刀,奋斗、当年情、八月桂花香、今晚夜以及几许风雨,都很显功夫。
            • 嗯,还是要承认八月桂花香词曲俱佳,是难得的上品。罗演绎地也好。
            • 喜欢八月桂花香
    • 罗和梅都是千面歌手啊,哎。。。
      • 听…………见………………啦:)
    • 重温木然兄的好文~


      div widget
      • 是《加拿大都市报》总编木然么?他也混过肉联?你们很熟?他的《都市报》在疫情期间可惜了....
    • 射雕主题曲,我们这代人都会唱几句。他是g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