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续2

哭完了,红肿着眼,应老板照旧去上班,20多年,风雨无阻,从来没有缺勤过。

应老板不傻,明显感觉到员工们已经不听他的了。唉,不听就不听,乐得逍遥逍遥,自己也辛苦了大半辈子。应老板自我安慰。每天上班缩手缩脚,过着像小媳妇一般的日子。

尽管如此,更大的运动还是接踵而来。这次更干脆,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应老板的公司瞬间变成了国有企业,这还不算,还被下放到山东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应老板是大城市里土生土长的,根本不会干农活,这一急一累,还被人臭骂,不免血压上升,心动过速。好在原来青岛分公司的二老板,看到大老板受难,挺身而出,找了很多关系,终于让医生开了张重病证明,好不容易返回上海。

到了上海以后,应老板立马去公司办了病退手续,按规定,每月拿40元病退工资。

应老板一家省吃俭用的过日子,没想到,这种日子一过就是20年。好处就是,躲过了后来的历次运动,因为公司已经忘却了
这么一个病退员工。

应老板每天只能素食,再加上晨练,倒是越活越精神了。。。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笔耕枫下 / 1949年的上海........本文参加香港回归20周年,“紫荆花开”征文。。。 +2
    • 原创?
      • 是的,难得的原创。。。一般情况下,都很懒。。
        • 很有镜头感
          • Thanks
      • 续1。。。
        陈毅市长做了慷慨陈词的发言,然后由军代表一对一讨论。原来军管会已经做了大量的homework,对老板们的财产了如指掌。

        这次表面上是约应老板来“谈”,实际上是通知他已经作出的决定:
        1. 现居住地保留,郊外别墅收归国有。
        2. 12家分公司,每家上缴2000大洋。
        签字后,就算过关了。

        应老板看到这气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想想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点头哈腰地签了字。

        回家后,太太看到了这一决定,气的跳了起来:凭什么?这不是摆明了抢劫吗?

        应老板尽管肚子里100个不愿意,但还是做出开导太太的姿态: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可是顺着昌逆着亡啊。。。说着说着,竟然说不下去了,自己的心里也在流血。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出奇的平静。

        虽然应老板每天西装革履准时上下班,但总觉得有一种莫明的不安。于是只好谨慎细微,如履薄冰的过日子。但是风暴还是来了:公私合营。这次军代表直接进驻公司,而且担任正职,应老板变成了副职。

        白天公司里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晚上,应老板夫妻俩抱头痛哭。。。
        • 这些资本家活该啊,想当初我祖爷爷有钱没事在外面折腾出个外宅,就不回家了。嘛都没给我爷爷留下,就留下个资本家子女的称号等着挨批斗。怎么不学他兄弟逃到歹湾去捏
          • 地富反坏右
        • 漏了一段,第一步是让给海外的亲属写信,回来参加祖国的建设。 +1
      • 续2
        哭完了,红肿着眼,应老板照旧去上班,20多年,风雨无阻,从来没有缺勤过。

        应老板不傻,明显感觉到员工们已经不听他的了。唉,不听就不听,乐得逍遥逍遥,自己也辛苦了大半辈子。应老板自我安慰。每天上班缩手缩脚,过着像小媳妇一般的日子。

        尽管如此,更大的运动还是接踵而来。这次更干脆,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应老板的公司瞬间变成了国有企业,这还不算,还被下放到山东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应老板是大城市里土生土长的,根本不会干农活,这一急一累,还被人臭骂,不免血压上升,心动过速。好在原来青岛分公司的二老板,看到大老板受难,挺身而出,找了很多关系,终于让医生开了张重病证明,好不容易返回上海。

        到了上海以后,应老板立马去公司办了病退手续,按规定,每月拿40元病退工资。

        应老板一家省吃俭用的过日子,没想到,这种日子一过就是20年。好处就是,躲过了后来的历次运动,因为公司已经忘却了
        这么一个病退员工。

        应老板每天只能素食,再加上晨练,倒是越活越精神了。。。
        • 在线坐等续N
      • The End...
        30年河东,40年河西。

        正当应老板的儿女们谈婚论嫁,缺钱缺房的时候,共产党落实了资本家的政策,郊外的别墅被退还;没收的公司,折价20万人民币送上。尽管应老板心有不甘,九陪十不足,但总比没有要好。

        这时,香港的小叔也第一次回沪探亲。兄弟俩20多年没见过面,也没任何联系。一下子碰上,竟相拥而泣,然后小叔娓娓道来在香港的经历。。。

        据说大约有50万上海人逃到香港,香港人或广东人只要一听到是外来口音,就千方百计的欺骗,做什么,骗什么,带去的钱几乎被“玩”完,不得已,自己还落得被迫打工的地步,辛酸啊。。。

        应老板连忙安慰,人活着就好,人活着就好。

        。。。

        很快进入90年代,应老板夫妇俩有4个儿子,2个女儿,7个孙辈,可谓儿孙满堂,其乐融融。95年春节过后,应老板无疾而终,享年95岁。

        一代豪杰,就这样默默地走了。。。
        • 一声叹息。我太太外公也是差不多的命运。当年丝绸厂说没就没了。改革开放后赔了十万元。不过没经历劳动改造。
        • 很典型的理工短文。熟悉的故事,类似的人生
        • 逃走的小弟也没过上好日子,唉,真是如来佛的手掌,人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 是的,在香港也很难混;杜月笙不就是死在香港,据说也是生意失败,一气一急,哮喘复发。。。很快过世。。
            • 好像不是的,看这篇文章的意思,还是卷进政治里了
              • 小说色彩太浓。有一件事对杜打击很大:他从重庆订了一批货,起飞到香港,没想到,连人带货,投诚了共产党。。。
        • 听过太多那个年代相似的故事了,应该说这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吧。我觉得应该在增加一些细节,突出一下和其他类似故事的不同之处。
          • 笔者理工科出身;请教:怎么增加细节?
            • 比如,描写一下陈毅大会上老板自己内心的活动,周围人的反应;改制后工人的变化,和派来的正手之间的冲突,等等。
              • 老板们根本不信共产党口头宣传;改制后,和正职没有任何冲突。。。老板做人圆滑的很。。。
    • 是亲戚的故事?
      • 嗯,几乎是原汁原味,没有任何添加剂
        • 其实很多家都有类似的故事
          • 解放前有钱人的家庭本来日子都不错,共产党一来就倒霉了。其实他们只是邓爷爷说的先富起来的那拨人而已。 +3
            • 改朝换代总有人倒霉有人得利。现在的富有的红二代很多祖上不都是农民吗?
            • 解放前,村子里一般都是1个地主,2个富农,一部分人早就富起来了。。。不算啥新理论。。